首页>资讯 > >正文
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国力大减,却为何仍坚定的支持叙利亚?
2023-04-09 11:37:50来源:历史上的皇宫


【资料图】

众所周知,在冷战时期,叙利亚是苏联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国。自20世纪70年代起,苏联向叙利亚派出了3000名以上的军事专家,将叙利亚打造为“苏联的前哨站”;而叙利亚也大量接受苏联的武器与资金援助,凭借性能优良的苏式武器打击以色列等国。1980年10月8日,苏叙两国又缔结了为期20年的友好条约,至此,两国的关系正朝着高峰方向发展。

但是在1991年,苏联不复存在了。苏联解体后,继承苏联主体的俄罗斯已经国力大减。不过,俄罗斯虽然实力减弱,却仍然全方位支持叙利亚政府。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,俄罗斯(以及伊朗)成为了叙利亚的强力后盾,力挺阿萨德政权,并为此耗费了数十亿美金,给国内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增加了更大的负担。那么,俄罗斯在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的情况下,为何仍如此坚定的支持叙利亚呢?笔者认为,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两大动机,一个是历史动机,一个是现实动机。

历史动机

熟悉俄罗斯历史的人都知道,俄罗斯在18世纪彼得大帝改革时代起,便提出要“尽可能的夺取暖洋出海口”,并依据这一战略,而大举向南扩张。彼得大帝的“强国梦”,贯穿了俄国历史300余年。在此期间,叙利亚凭借其良好的地理区位、理想的自然环境,而进入了俄罗斯/苏联的视野。冷战时期,苏联向叙利亚提供了几十亿美元的贷款,以及数目可观的其他物资,由此才在叙利亚建立了稳固的控制。总的来说,苏联和俄罗斯在叙利亚付出了很多心血,在感情上不愿轻易放弃这块土地。

现实动机

2001年来,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,并威胁到了叙利亚的生存。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,美国在中东站住了脚,压缩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势力范围。同时,和俄罗斯相邻的乌克兰不断疏远俄罗斯,使得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的防御力量遭到了削弱。叙利亚战争后,俄罗斯面临的这种危机更加严重。由此,俄罗斯意识到,只有保住叙利亚,才能在南方为自己建立足够的战略缓冲区。同时,叙利亚还有塔尔图斯、梅赫米姆这两处前苏联基地,倘若这两地落入敌对国之手,那么对于俄罗斯而言,将是一个不小的损失。

笔者认为,正是这简单划分出的两大动机,才促使俄罗斯成为了阿萨德政权的坚定支持者。俄罗斯虽然实力大减,但仍有一定的威慑能力。同时,伊朗等区域性大国也支持叙利亚,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俄罗斯的负担。

责任编辑:

标签: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