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资讯 > >正文
压花画:浓缩的自然景观
2023-07-27 18:11:29来源:科普时报

(图片由作者提供)


(资料图)

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,萃取上千种生机盎然的植物,构成绚丽多姿的植物王国——如虹、如锦、如金的花朵馥郁缤纷;圆月形、手掌形、披针形、心形等多种叶形卷舒开合。而永葆植物青春的压花画,不仅是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形式,而且更是呈现天人合一的诗意契合。

压花画,也叫植物贴画。指在不同季节采集植物的叶片、花朵、果实、根茎、树皮等,经过干燥压平,按照设计的构图,根据实物的色形,发挥想象粘贴在纸上、布上而呈现出的立体画。画中植物有的光滑如丝、有的毛绒如棉、有的尖刺如锯,不同质地奇妙无穷,真可谓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。

压花画历史悠久,来源于植物标本。最早的植物标本是从古埃及公元前305年的坟墓中出土,距今大约2300年,现存放在英国皇家植物园。至于植物标本何时成为压花艺术,现已不可考证。

我国用压花制作工艺品,可追溯到清朝。传闻,印度高僧进京朝见大清皇帝,随行带了两株佛教圣树——菩提树。诚心信佛的皇帝,下旨将其种在紫禁城内。这两棵树经悉心呵护,长得枝繁叶茂。深秋时节,落叶翩然如蝶,有人将飘落的树叶压平干燥后,漂成米黄色。宫中的画匠高手在上面精心绘制佛祖的神像,像画在纸上一样精细逼真。这些菩提叶画作为高档皇家礼品,赐给有功之臣、各国使节及众僧侣。这大概是压花艺术的另一种形式,也是我国早期的压花作品。至今,在广东韶关丹霞山、厦门菩佗寺等许多朝圣地,仍会看到有菩提树以及用菩提叶脉制作的卡片、书签等工艺品出售。

我国的压花画出现比较晚。20世纪50年代,干燥剂发展使日本压花艺术得以迅速发展,到20世纪80年代才传入我国。如今,压花画一般采用国画构图方式,讲究疏密相间、虚实平衡、主次揖让、呼应生情,与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。

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,延庆区博物馆开展“博物馆里过周末非遗体验欢乐多”活动,聘请该区成教中心园艺专业教师、植物贴画非遗传承人辛金萍现场指导大家制作。辛金萍从大学接触植物贴画,20多年来巧手搭桥,将七彩植物和艺术画拼接融为一体,先后走进多家单位进行培训、讲座,上万人次体验,感受其艺术魅力。2018年12月29日,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“北京时间”栏目,以“用植物打开园艺新世界”为题,报道她教学植物与园艺碰撞下的特色课程。

辛金萍的作品具有鲜明特色,为传承、传播植物贴画赋予新的内涵。她的获奖作品《冰雪盛会》,将棉花当作画的主体背景,用撕、揉、搓、捻多种技法,把赛场上的白雪做得错落有致、形象逼真,用树叶、树皮做陡峭的海陀山,玫瑰花瓣做健将,在雪道上驰骋。一幅气势雄浑的飞雪图制作出来,再现了家乡延庆作为冬奥赛场之一的自豪感。

植物贴画辅以画框、底板、衬纸、黏合剂、颜料等材料,经过几个步骤完成。

采集。晴空万里的日子,上午9―11时这段黄金时间,植物枝叶和花朵最富生机。在不践踏植物的前提下,选择黄、橙、蓝、紫、红等鲜艳夺目的花朵,和完整、饱满的叶子。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色彩、纹理等,因材施意,因意取材,去立意和构思。

加工。相对于植物的种子、果实等,叶片花片收集较容易。把采集新鲜、平展的植物材料放在两层蜡纸中间,利用加热工具在较短时间除去水分,用蜡封住,以此可以长时间保持颜色和光泽,植物就能“永葆青春和靓丽”。根据主题,画出底稿,修改满意后进行粘贴。

粘贴。编筐编篓,贵在收口。在贴画中,粘贴是收口的关键。对花片、叶片适当修剪、加工、组合,成为理想的材料。如三色堇,剪去花边,就是栩栩如生的小蝴蝶图案。用镊子小心夹住敏感脆弱的材料,用牙签粘芝麻粒大小的乳胶粘贴。食指再按压几秒,防止粘贴后起皱。

植物贴画,浓缩大自然景观,融合绘画与装饰技艺,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动感表达。制作中,用手、用眼、用心,将植物抽象的美转化为具象的画面,并赋予它们生命的美的艺术。

标签:

相关新闻